高度关注儿童腺病毒肺炎 两部门联合制定诊疗规范

时间:2019-06-27 14:42:04       来源:

人民网北京26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官网25日消息,2019年以来,全国部分地区儿童腺病毒肺炎病例与往年相比有不同程度增加。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救治和临床管理,提高重症病例救治能力和规范化诊疗水平,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制定了《儿童腺病毒肺炎诊疗规范(2019年版)》(以下简称《规范》)并指出,人腺病毒(Human adenovirus, HAdV)肺炎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较为严重的类型之一,多发于 6 个月至 5 岁儿童,尤其是 2 岁以下儿童。部分患儿临床表现重,肺外并发症多,重症病例易遗留慢性气道和肺疾病,是目前造成婴幼儿肺炎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,需要高度关注。

《规范》对于人腺病毒肺炎病原学、发病机制、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做了介绍。人腺病毒感染潜伏期一般为 2-21 天,平均为 3-8 天,潜伏期末至发病急性期传染性最强。有症状的感染者和无症状的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。传播途径包括飞沫传播、接触传播、粪口传播,其中飞沫传播是呼吸道感染腺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,患慢性基础疾病和免疫功能受损者(如器官移植、HIV 感染、原发性免疫缺陷等)更易发生重症。

《规范》明确提出,人腺病毒肺炎起病急,常在起病之初即出现 39℃以上的高热,可伴有咳嗽、喘息,轻症一般在 7-11 天体温恢复正常,其他症状也随之消失。重症患儿高热可持续 2-4 周,以稽留热多见,也有不规则热型。呼吸困难多始于病后 3-5天,伴全身中毒症状,精神萎靡或者烦躁,易激惹,甚至抽搐。部分患儿有腹泻、呕吐,甚至出现严重腹胀,少数患儿有结膜充血、扁桃体有分泌物。人腺病毒肺炎常伴有呼吸衰竭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(ARDS)、纵隔气肿或皮下积气、胃肠功能障碍等并发症。

《规范》对人腺病毒肺炎提出了治疗原则和要点:一般治疗同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规范(2019 年版);轻度病人多呈自限性,避免过度治疗,如使用广谱抗生素、糖皮质激素、进行支气管镜检查等;重症患儿需掌握广谱抗生素、糖皮质激素、支气管镜检查、机械通气等的应用指征和时机,体外膜肺(ECMO)和血液净化的治疗更需严格把控;治疗过程中应当密切评估病情变化,多学科团队协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;重症患儿治疗关键是保持气道通畅、适当氧疗、抑制过度炎症反应、保护脏器功能、及时治疗嗜血细胞综合征;严格执行隔离措施和院感防控措施,避免交叉感染。

《规范》还制订了医院感染防控措施。为减少 HAdV 医院内的传播,人腺病毒肺炎患儿应当隔离治疗。临床疑似病例应当单间隔离,确诊病例可以同时安臵于多人房间,床间距大于1 米。患者的活动应当尽量限制在隔离病房内,原则上不设陪护。其他措施包括:隔离病房应当设立明确的标识,通风良好,房门必须随时保持关闭,有专用的卫生间、洗手池,配备方便可取的手消毒剂;腺病毒在一些物体(如水槽和毛巾)的表面可存活较长时间,且其对酒精、乙醚等常用消毒剂不敏感。因此,被腺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和器具需要使用含氯、过氧乙酸等的消毒剂消毒或采用加热消毒处理;听诊器、温度计、血压计等医疗器具应当专人专用,非专人专用的医疗器具在用于其他患者前,应当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;每一患者食具和便器应当专用;医务人员在接诊、救治和护理 HAdV 感染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时,应当做好个人防护,严格执行标准预防,接触隔离和飞沫隔离措施,落实手卫生。(实习生 蒋凤祥)

关键词: